Wonderful

Share

最佳精彩分享

最佳精彩分享

最佳精彩分享

首页 / 精彩分享 / 最佳精彩分享

庭中望月好时节——参加EPL培训感想

2025-01-23 16:13:36 来源:网络 编辑:不详 浏览人数:742次


作者:刘洪川

资深合伙人

世泽律师事务所



施衍老师主讲的“有效的自我领导”(“Effective Personal Leadership”,简称“EPL”)结业已经两个多月了,某种程度上我依然沉浸在课程所带来的改变和氛围之中:每天清晨醒来的第一件事情在课程为我们专门定制的笔记本上写下一天的工作生活日程,然后按照学习期间新养成的锻炼习惯独自或者带着孩子们一起跑步。在上班的路上经常听课程中文或者英文的回放,工作时经常按照在EPL课程中重新校正的事业目标每日精进。晚上回来要么陪大儿子走路或者陪两个小孩子读书游戏,等孩子们都安静睡熟了,再按自己的读书计划开展晚间的阅读。如果没有上EPL的课程,上述的很多情景可能都不会出现。



  缘

关于是否要上EPL这门课,我思考了一年多。2020年的十一假期,我参加了“西藏阿里大环线游”旅行时认识了在LMI(Leadership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工作的闫妍,随后她和我多次联络,积极推荐这门课程。我虽然一直和她保持沟通,但并没有为之所动。我对世面上这类类似“成功学”培训和书籍一向有自己的看法:如果读两本书或者上几门课就能成功,那么世上应该有没有失败者了。困扰人生真正的大问题都是无解的,也许哲学、宗教或者艺术能够提供部分或者全部答案。我对这类课程的实际功效表示怀疑。


按照一般世俗的标准,我大概已经可以算作一名“成功人士”了:一家业界口碑良好的律所创始合伙人之一,在与投融资相关的法律领域小有名气,每年都能获奖,有自己成熟的团队、优质的客户。家庭也很稳定和谐,三个孩子都在健康成长。对于现状,我没有太大的不满,还需要通过学习进一步改变自己的人生吗?

此外,作为“六零后”的我已经年过半百,如果是在国企,这个年龄一般会安排一个同级别的闲职等待退休。如果把人生比作一场足球赛,那么我人生的下半场不仅已经开始,而且踢了至少十五分钟了,即使现在想再次变阵,时间还来得及吗?


然而表面上的风平浪静、岁月静好仍然无法消除内心深处不时的暗流涌动:事业方面清楚地知道自己还有很多的潜能没有充分发掘、还有很多梦想没能实现甚至没有尝试。目前的状况可能还能维持五年,但能持续十年、十五年吗?家庭方面孩子的养育和陪伴几乎全部交给了太太,只有在他们闹得过分的时候我才出来“镇压”一下,孩子和我不亲,父亲在他们眼里只有严厉的一面。身体方面依仗年轻时热爱运动打下的底子一直在吃老本,不仅身体发福多年而且每次体检都在发出预警。谁说是“小车不倒尽管推”,但是这辆多年缺乏保养的小车不一定哪天就推不动了。也许是时候该对自己的事业、家庭、身体和其他方面进行一次全面的梳理和调整,我需要一套已经证明行之有效的系统帮助我理清思绪、把改变系统化并且落到实处。因此,我重新想到了EPL课程。



关于 EPL

经历了很多人生的阅历,我知道对很多事情期望越高就越容易失望。记得多年前代表一家著名的跨国公司去一家江西新余的小民营企业做法律尽调,发现该企业只有大专学历年轻的创始人却买了一屋子的书。我好奇的问他:李总,这么多书您有时间看吗?他回答的也很坦率:确实没有时间全部看,只是闲暇时翻一翻;但这些书中哪怕有一句话能真正用到我的企业经营上,这些书就都没白买。我当时对他计算投入产出的方式感到非常惊奇,所以一直记住他的这句话。如今,他已经是江西的首富了。这次报名的时候我又时常想到这句话:整个EPL培训如果能在自己生命中的某个方面带来真正的、持久的改变,那么这门课对我就是值得的。想到这一层,我就不再纠结了,高兴地交了报名费,期待着这个春天能带来真正的希望和改变。


关于EPL课程的具体内容很多学友都详细谈过,我就不具体介绍了。它首先从认识你自己的开始,全面梳理你在事业与金钱、身体与健康、家庭和伦理、心智和教育、社交与文化、道德与信仰六个重要方便目前所处的实际状况、你的梦想与渴望、帮助你逐步看清自己深层的价值观、你的目标和愿景。在此基础上,通过制定符合SPEIC的目标,让你逐步养成新的思考和行动习惯,不断地接近自己的目标


EPL确实是一个经过反复打磨、持续完善并不断经过实践检验的优良体系。此前觉得热爱读书和思考一直是自己的长项,包括对自我各方面的认识和客观评价。上了EPL课程才发现,自己平日的思考由于没有目标和压力,缺乏全面、系统和深度。通过完成每周的功课,填写针对性很强的各种问卷,回答一系列促使你深入思考的问题,你会对你以为早已熟悉的自己不断产生惊奇或者惊喜的发现。老实说这种灵魂拷问(Soul Searching)的过程并不总是令人愉快的。“认识自己”之所以困难,除了认知方面的原因,更主要的是直面真实的自己是很多人想要逃避的。在现代社会中有微信、抖音、电视剧、电子游戏等太多的东西可以帮助你逃避与真实的自己独处的时刻,真能像鲁迅先生所说的:“我常解剖别人,同时也无情的解剖自己”这样的大智大勇者,从来都是极少数。



设定目标

在完成对自我全面系统的评估之后,EPL课程接下来会帮助你在人生六大领域设定目标,更重要的是:在目标设定之后通过一系列的方法和练习,帮你找到从你此刻的位置通向你成功目标的路径并且沿着这条路径高效地走下去。许多有关管理的书籍都会谈到目标设定,我觉得EPL课程的重要意义在于,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通过自己的不断追问,真正找到适合自己的、内心热切渴望的目标。 比如开课后不久施老师就指导我们填写人生梦想目录,先不管有无实现的可能,只要是梦想过的都可以百无禁忌地写到人生梦想目录中。这真是一场奇妙的经历:一开始我们都感到很困难,往往是绞尽脑筋也想不出来几个。大家都是成年人,早已告别拥有五彩斑斓梦想的年龄。对于一个正承担着工作和家庭各种责任的中年人,即使偶尔沉浸在那些年轻时的梦想,都会觉得有点难为情。


在施老师不断地启发和引导下,我们渐渐地进入了角色,各种奇思妙想也开始喷涌而出。比如以前我曾在工作之余报班学过日语,但中年以后学习一门新语言实在太难了,后来就放弃了。在思考梦想清单的过程中,我觉得自己60岁以后还是可以把这门语言再拾起来,甚至可以创造条件去日本学习生活一段时间,即使只是想一想就让我对未来的退休生活充满期待。在不断增添自己的梦想清单过程中,我突然产生一个大胆的想法:这些梦想真的不可能实现吗?不论是学一门外语、登一座雪山或者事业上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思想一旦跃出了旧有的藩篱,就会发现一个新的天地:这些梦想的绝大部分至少是都有可能实现的(当然不是全部或者同时实现)。能否实现取决于你的梦想有多么强烈,你的目标和实现的路径有多么具体、清晰,你的行动力有多强以及遇到挫折的时候你是否能坚持到底。在后面的学习中才进一步了解到:“自我设限”是阻碍很多人到达本可以达到的人生高度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人生的许多方面,许多人都能轻易找到很多看起来很有说服力的理由让自己相信,我们几乎不可能做得更好了;却很少有人愿意真正愿意付出努力和尝试去证明:尽管有这么多不利的因素,我们依然可以找到办法做得更好。


EPL的课程不仅关注在人生梦想、人生使命和价值观这些宏大的方面,更关注日常的目标设定、实施和检验。开课之前就要求签署双赢协议,列出在授课期间自己期待能够发生的改变和实现的具体和可测量的目标,并在整个授课过程中不断地去追踪和评估目标实现的进程,以期在EPL课程教授的原则指导下,实现自己行为和习惯的真正改变。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我把改变的重点放在事业、健康和家庭三个主要的方面。在事业上,由于自己的个性和专业人士的矜持,一直不太愿意主动和别人交往,因而失去了很多本可以深耕的人脉和业务机会。此外,为了使自己职业生涯能有效地延长,除了自己多年擅长的投融资领域,准备在国际仲裁领域再开辟出一块新的天地。在身体健康方面,针对自己多年缺乏运动习惯的现状,每周坚持跑步三次。在家庭生活方面,制定的计划是每周至少与孩子们有三次有质量的陪伴。三个月下来在人生的这三个重要方面都发生了一些积极的改变,特别是身体锻炼和亲子关系方面。现在已经习惯于经常早起跑步,还加入了哈佛校友周末五公里跑步活动。亲子关系改善非常明显,以前我上下班时孩子往往没什么反应,现在上班时孩子们都抢着跑过来和我拥抱告别。事业方面的改变最难,今年反复无常的疫情也加剧了进步的难度,成效暂时没有其他两个领域那么明显;但我的信心没有改变,相信自己正走在正确的轨道上。


除了施老师课堂上的循循善诱,我们这个班级的同学也都非常优秀且各具特色:我和郭老师都是60后,郭老师本身也是北大清华成人经济管理教育方面的老师,在这些方面有很多真知灼见;王女士和朱女士两位美女都在著名跨国公司人事和财务领域任职多年,有非常丰富的职场经验;最小的钱同学是80后,比我和郭老师整整差一代人,但已经是一家民营企业的业务骨干,手下管理的团队人数超过我们所有人;对于很多问题经常有让我们耳目一新的见解,让我们感叹后生可畏。这个老中青组成的学习团队每次课堂讨论都能溅起无数思想的火花,施老师不得不经常打断我们,让我们的讨论能围绕课程的主题。


每个周六的早上,我独自开车去SOHO现代城上课,平日上班时拥挤不堪的CBD此时此刻却是一路通畅,自己的心情常常也和眼前笔直的大路一样:宽敞明亮、直达远方,对马上开始的课程和课堂讨论充满期盼。


愉快的日子总是过得飞快,转眼就到了6月底我们结业的日子。此时京城和全国的疫情已经非常严峻了,我们还是克服重重困难,在我的办公室举办了疫情期间难得的线下结业仪式。每个同学都认真分享了三个月学习的收获,钱明同学还特意请来了他熟悉的摄影师,为我们用影像记录下这难忘的时刻以及我们每个人在完成学业时的最佳状态。


最近读到一句话感触颇深:“在最坏的时代做最好的自己。”我们的时代当然不是最坏的时代,但无疑是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以前觉得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如新冠疫情、乌克兰战争,都变成我们每天生活的一部分。为什么在最坏的或是不确定的时代要做最好的自己?因为在一个好的或者普通的时代,个人很多时候不需要做特别的努力,也能有很好的发展,就能享受到国家和社会发展的红利。以读书为例,现在的学生努力读书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家长和学校想尽一切办法给学生创造好好读书的环境。但在上世纪的六、七十年代“读书无用论”盛行的时候,对于我的兄长那一代人而言,认真读书却是一件非常困难甚至是危险的事情。有时为了借一本书,需要翻山越岭走几十山路;有时候因为看一部敏感的书籍,可能受到批判甚至足以影响前途的惩罚。但即使在这样严酷的环境下,仍然有少数的年轻人在“上山下乡”每天结束繁重的体力劳动之后,在同伴们都在打牌、聊天的时候,默默地躲在一个没人注意的角落里,努力从各种能找到的书籍中汲取养分,在最坏的时代做最好的自己。等到文革结束恢复高考,这些人立即脱颖而出,大学毕业后迅速成长为各个领域的栋梁。如果他们当初没有在未来和前途都非常迷茫和悲观的时代努力做最好的自己,也就没有后来大展宏图的机遇。

EPL课程的核心目标就是在深刻认知自己独特的个性、价值观和追求的基础上,通过改变自己的认知,进而改变自己的行为和习惯,努力成为最好的自己,最终改变自己的人生和命运。


我庆幸自己在还不是太晚的时候与EPL结缘,让自己的人生又开启了许多新的可能。清代著名文学家张潮说过:“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耳。”课程结束后不时有朋友问我上EPL课程是否值得,我总是回答这首先取决于你内心深处期望改变的意愿强度和在学习中投入的程度。


对我而言,在“庭中望月”的年龄能重新点燃对未来的热烈向往,同时明确心中的目标和基本的路线图,并且踏上希望之路,一切便都是最好的时节和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