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nderful

Share

最佳精彩分享

最佳精彩分享

最佳精彩分享

首页 / 精彩分享 / 最佳精彩分享

EPP学习感悟 | 拨开乌云的阳光

2025-01-26 10:20:26 来源:网络 编辑:不详 浏览人数:156次

作者:王梅芳

 BU销售负责人

广州瀚翼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什么是EPP

EPP(Effective Personal Productivity)有效的个人生产力,从字面上理解这是一门帮助你提升个人生产力的课程, 但对于我来说它却不仅仅是一门课程。对于每一个来学习这门课程的人来说,EPP对于他们都各不一样。对我来说,EPP就像是阳光,它拨开了那团遮挡我视线的云朵,让我看到了被云朵遮挡下原本清晰的景观。就像下图的这一幅图一样,如果不是阳光照下来,我不会看清在那朵白云下面原来是一幅天然的太极图,它既简单又深奥。

第一次听EPP这个词是来源于同公司已经参加过课程的同事,我很浅显地以为这是一门关于提高管理能力的课程。当终于有一天我也收到了参加EPP课程的安排,我既紧张又期待。紧张是源于未知和对自己信心的缺乏,因为不知道将要和自己一起学习的同学们会是多么的优秀,不知道能不能听懂他们说的话,不知道会不会听不懂老师讲的内容;但同时也很期待自己能通过这一门课程真正地有所改变和提升。

带着这种紧张和同样强烈的期待,我开始了EPP的学习之旅, 也和其他7位优秀的同学们一起度过了两个半月的课程学习,我们互相交流,互相见证,共同成长。

从第一节导入课开始,老师就给我们澄清了EPP它不是一门传统意义上的培训课程,它是一门通过教材学习,课后作业,实践练习,课程讨论这样间隔重复的方式来帮助我们逐步实现预先设定的、有价值的生活目标和事业目标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课程。
所以从课程正式开始前,我们就用了2周的时间制定了本次课程的目标。这也第一次改变了我对定目标的理解,它不是简单地定一个方向,它是认真的用SMART法则,在老师的引导下,一层层地往你内心最渴望的目标挖,挖出那些真正对你有价值,也是你最渴望达到的目标。
也正是得益于课程一开始制定出来的这个SMART目标,让我能在后面的课程中有足够的驱动力。


目标设定是提高个人生产力最强有力的手段。没有目标设定的过程,那些应该唤起你无限潜能的心愿,都会像夏日暴风雨中的闪电一样被浪费掉。


EPP课程通过六节课来帮助我们一步步掌握提高生产力的方法:

第一课:生产力的本质
“什么是生产力?一个适用于个人和组织的简单定义:生产力是有效交付产品或服务的衡量尺度。生产力意味着你需要把你的时间投入到那些能给你个人或组织带来高回报的活动中,这也就意味着你需要在正确的时间、按照正确的方式、做正确的事情。”
这一课触发了我们对于自己个人的生产力定义的思考,通过评估影响你个人生产力的工作模式,来找到你生产力需要提升的领域,通过制定目标,并把时间投入到高回报工作中来达到提升你个人生产力的目的。
在这一课里我感触比较深的一句话是:

 “如果你总是做同样的事情,
就只能得到同样的结果”

很直白的一句话,却让我在读到的时候恍然大悟。这句话简直说的就是参加课程前我的状态。每天8小时的上班时间,用同样的思维模式工作,却每天期望着准时下班,每次都在定下个月目标的时候期望业绩有突破,团队成员有成长;每天嚷着要减肥,却每天都吃着同样份量的饭菜,喊着同样的减肥口号;想要学习一些技能来提升自己的认知,却每次都是拿起手机前想的是提升生产力,打开手机后就是爱奇艺。

是啊,我总是在做着同样的事情,又怎么会得到不一样的结果呢?所以我先从工作中做出一些改变。通过梳理自己的日常工作清单和高回报工作,再通过授权的方式把一部分工作授权出去之后,发现自己日常工作的时间可以大部分的投入到高回报的工作中,也有了更多机会去思考如何提高自己的生产力。这也让我初步体验到了改变带来的好处。


第二课:通过达成目标提升生产力
“时间管理的改善不会自然地发生,个人生产力的提高也是如此;两者都需要有意识地、刻意地设定目标,拟定达成目标的计划,并采取行动将目标变为现实。”
在这一课中我们探寻内心深处的那个自我形象,通过分析现状以及未来的渴望来找到设定目标的突破口,从而通过有效的目标拆解,制定对达成目标过程的跟踪和反馈, 再辅以自我肯定宣言和具象化的工具来改变你的思维和态度,并最终改变你的行为模式。
其中比较触动我的一句话是:

“你不是要找时间,而是要安排时间”

当领导在追问下属为什么没有按时完成一项工作的时候,我们听得最多的一个理由可能是“我没有时间”,仿佛没有时间已经成为了我们完不成工作的一个挡箭牌。生活中也一样,我经常嚷着要减肥,但是却总在别人问我为什么不去运动的时候说“我没有时间”。

时间它从来都不会从天而降,如果我们没有安排好时间,它就会被一分钟一分钟地浪费掉。所以说并不存在没有时间做某件事的说法,只是这件事情在我们要做的事情列表里的优先顺序先后的问题罢了。当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我开始把想要做的事情都罗列清单出来,并写到了每日计划和7日目标里。这样通过把目标计划写出来的方式,让要完成这件事情变得更加有仪式感以及目标感,也因此发现每天的工作达成率变高了,效率也因此提升上来了。


第三课:通过管理优先顺序提高生产力

这一课我们通过设定生命之轮中各个领域的目标,落实到每一天的目标中,并为每天的目标和生命六大领域目标设定优先顺序,通过建立有效的工作环境,减少干扰和低回报的工作,来确保我们的生产力。

在这一课我第一次听到了生命之轮的概念,因此也触发了我对人生之轮这六大领域的思考:家庭与天伦,事业与理财,心智与教育,身体与健康,社交与文化,精神与道德。

这一课中体会较深的句子是:

“很多时候做出选择不是那么容易。但通过找出目标并建立优先顺序,你就能在任何情况下做出最好的选择。”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有一个很明显的缺点就是做决定时过分犹豫不决,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因为太希望可以面面俱到,反而越是没能兼顾到各个方面。所以,当在课程上老师引导着我们画出自己理想的生命之轮和现实中的生命之轮一做对比的时候,才恍然发现自己的这个生命之轮已经明显失衡了。

反思自己之所以会这样犹豫不决,很大原因就是因为自己无论是在生命之轮,还是在每日的工作安排中都没有非常清晰的优先顺序,所以导致决策时,缺乏原则和依据。

“一项建立优先顺序的重要原则是你所设定的优先顺序必须反应‘你’的目标”。每个人对于自己人生六大领域的重要和优先顺序都不一样,没有人能代替你给你排序。同样的,将你的成就与他人相比较是毫无意义的。

当认识到这些的时候,我的内心仿佛也更加开放了,也触发了我对于除了工作之外的领域的思考,不得不赞叹这个课程的深意。通过设定了人生六大领域的目标和优先顺序,每天24小时的时间安排似乎变得更加有规划了,因为我也有了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和探寻除了工作以外的更有价值的事情,从而来丰富自己的生命之轮。


第四课:通过沟通提高生产力

几乎每一项团队工作的完成都离不开过程的沟通。沟通就是一个桥梁,团队的价值观,目标都需要通过有效的沟通才能实现上传下达。有效的沟通能将团队的目标统一到一条线上,通过沟通能提高组织的活力,激情和生产力。

这一课也通过具有生产力的沟通工具:同理心、有效的提问、聆听,来帮助我们掌握如何通过沟通来提高生产力的方法;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句子是:

“当你将沟通的重点放在别人身上,就能达成期望的成果”

我曾经一度抗拒和害怕与人沟通,因为不知道面对沟通中可能出现的观点不一致的情况下应该要如何处理,即使我的出发点是为了帮助对方解决问题。学习了这一课关于有效沟通的技巧之后才发现以前自己的这些顾虑都只是自己的内耗罢了。

当我尝试着把沟通的重点放到别人身上,在沟通前了解对方的沟通行为习惯,沟通的过程中用同理心认真地倾听完对方讲的话,并且用不评判的态度做出有效的开放式的提问。当我在沟通中更多地使用“我们”而不是“我”,用“是什么原因”来取代“为什么”,用“你觉得……”来取代“你应该……”,我发现以往对我来说很难的沟通一下子就变得顺畅了,也因为提问方式的转变而听到了更多下属的意见。以前沟通中遇到遇见不一致地时候就会怯场的我,也因为明白到自己做一切的出发点并不是为了我本身,而是为了帮助对方解决问题,我发现自己在沟通这方面不会再给自己过多的内心戏了,也因此真正地达到了沟通的目的。


第五课:授权团队以达成最佳绩效

无论个人有多么优秀,都会面临需要与其他人共同协作来追求结果的情况。经常听到我们公司老大说的一句话是“一个人干不过一个团队,一个团队干不过一个系统”。授权就是通过他人采取行动的艺术,通过授权来培养和发展团队成员,实现团队协作,从而产生超越个人拥有知识和技巧的生产力。

授权是领导力和影响力的本质,是通过他人的参与和投入而达成结果。在课程一开始制定的双赢协议里就有一项关于授权的目标,以往因为不懂得有效的授权使得我的很多时间都陷进了细节里,因此导致团队工作始终没有办法做到1+1大于2,自己也没有足够的时间投入到高回报工作中。

“授权后应该评价的是结果,而不是做事方法”

当我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才恍然明白,可能自己以往没能把工作授权下去很大原因就是授权方法的问题。我以往授权后会把大部分的时间花在关注对方的做事方法上,因此也经常会陷进细节里。学习了这一课的授权技巧后,我尝试着在授权前先和对方进行面谈来提高意愿,通过培训让被授权人掌握相关工作技巧,授权后重点追结果,过程让成员自己弹性发挥。

当我不再把时间主要投入到细节中去,而是花时间在如何有效的授权,如何追踪团队成员的目标达成上时,我发现无论是自己还是团队的工作都变得更加清晰和高效了。团队成员也对被授权的工作更有责任感。我因此有了更多投入到高回报活动的时间,团队和个人的生产力都得到了提升。


第六课:提高团队的生产力

本课告诉我们如何创造一个学习型工作环境,对团队成员保持正向的期望,应用高效的工作流程和会议策略,让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通过他人达成结果,因此提高团队的生产力。

这一课我感触比较深的是:

“员工表现不理想,要么是能力不够,要么是缺乏激励,这两种情况都标识该成员需要培训和发展。”

这一句话的触动来自于Sophie老师的解读:以往当我们在探索一个员工表现不理想的时候,我们大多数时候会说他要么是能力不够,要么是态度问题。这里说的态度问题更多的是从员工的角度来解读的。我们因此会从员工的角度去深究,可能造成员工态度问题的原因是他本身的目标不够强烈,但我们却很少会从管理者的角度去挖掘造成这个员工态度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这句话就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例子,造成员工态度的问题从管理者的角度来说是因为缺乏有效的激励。要改变他人很难,但是如果从我们自身出发去做出改变,可控性就更高了。

在整个两个半月的课程学习中,EPP带给我的触动远远不止以上提到的几句话。老师的指引,和同学们的分享都让我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到了很多,也真切地看到了改变。



EPP带给我的变化

1、更加关注高回报活动

通过梳理双赢协议的目标,我更加明确了在这2个半月的时间里需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以前总以为自己能掌控自己的时间,每天给自己安排很多工作,以为自己都能完成,但是结果却残忍地让我看到了自己的工作大部分其实都是扎在了细节上,导致一天结束的时候经常是重要的事情没完成,而自己一天也像是在瞎忙。

通过EPP课程的学习,我梳理了自己的工作清单和高回报工作后,我把15%的时间增加到了高回报工作上。而在安排工作上,我也学会了多问自己,这是我的高回报工作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我就会更加坚定地把工作授权出去。


2、时间安排更有规划

从一线的销售上升到管理岗,我的工作也从每天只需要重点关注自己的工作到也需要去关注其他人的工作,工作量的增加和时间资源的限制,让过去的我把一些没有时间做的事情就直接搁置了。通过EPP课程时间图像和优先顺序的学习,我学会了把想做的事情提前安排时间去做,把这些工作设定目标,并且通过7日目标和每日计划去追踪完成的进度,这让以前很多没有办法落实的工作都真切地一件件地完成了。通过时间图像的规划,我的工作和生活时间也得到了很好的平衡。


3、有效地授权

记得初升到管理岗的我经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在下属完不成工作的时候就自己把事情做了。后来我发现这样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的问题,反而让这样的问题越发严重。因为我的插入,先是导致自己的时间不够用,更严重的是我把下属的工作等于间接地剥夺了下属的成长机会。

通过这个课程里关于有效授权的方式之后,我也通过课程后的实践练习,成功地把15%的工作授权下去,这让我能节约15%的时间用到高回报工作上,同时也让团队获得了成长,掌握了新技能。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在Sophie老师的辅导下,我成功梳理了我的自我形象:

“我是一个积极、热诚、自信的,给团队赋能的团队Leader,坚定且沉着地带领团队去达成一个个目标,与团队共同成长。”

这个自我形象既有对我目前形象的概括,也包含了我希望自己想要成为的形象。这里面我需要加强修炼的词:自信。自我修炼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庆幸的是通过这个课程我找到了自己想要修炼的形象。



写在最后

两个半月的时间,通过6节课的理论学习与讨论,实践的应用,EPP一步步地把原本混沌模糊的我梳理清晰,也把那一个个真实有效的工具一件件地摆在我面前,帮助我们一点点把这个书上的知识内化成我们的技能和习惯, 从而让改变发生。

然而,EPP给我带来的触动和改变又何止以上的草草几段文字可以概括的呢?就像那天然八卦图一样,它既简单又深奥。从理论走到实践,又从实践中反射回理论,改变仍然在继续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