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Lily周宇雁
职位:领导力培训师&职场教练
参加EPP的契机
当我看到自己身边的朋友在学习EPP后的改变,我就很好奇这套系统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同时,我的一个企业客户对LMI课程的评价也很高,是什么让企业方对“教练辅导”这样比较软性的课程如此认同并持续复购呢?
我带着好奇,来到了EPP的课堂。
62天的EPP之旅就像一趟丰富的旅程,沿途风景不断,脚下铁轨始终连贯专一。现在,成功手册已经成为我如影随形的好伙伴,间隔重复翻看教材和回味自己一路走来的作业,我不禁感慨变化就这样潜移默化地发生了。在课程结束之时,我总结了三个在学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为这次的学习之旅做一次承上启下的复盘。
感悟一
为什么flag总会倒?
以目标计划为核心的EPP让我找到了答案。
我是一个热爱立flag的人,flag让我看到希望,也时常让我失望。我困惑为何开头时的满腔热情总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减弱,也会因此给自己打上“虎头蛇尾”、“三分钟热度”的标签。
课程之初的双赢协议我就改了三版才勉强过关,EPP给我的冲击是:原来我以前设的都不是目标,要么是笼统的想法,要么是零散的行动。我想要达成...,我要做123...问题出在哪里了呢?我该怎么调整呢?
我回味着LMI办公室迎面而来的金句,就像是一句宣言:
你所清楚预见的、热切渴望的、真诚追求的、全心全意去争取的,都会自然而然地实现!
这句话真的是直击我心。
原来笼统的想法还不够,要关联到“使命”的高度,才能调动起内在的渴求和动力;
原来不仅要有方向,还要有一个又一个阶段性的目标里程碑;
原来不仅要有行动,还需要明确行动的步骤成果标准,这就是计划。
而EPP之旅,就是一趟学习如何逐步地实现预先设定的、有价值的、个人目标的旅程。
这是我为自己选择的一张学习旅程图。我不缺热情,不缺学习力,EPP给我补上了最重要的一课:
目标+计划+纪律。
于是,我不断迭代自己的目标设定和双赢协议,把原本庞大模糊的想法一步一步落到阶段性目标里程碑。借助目标计划工作单(GPS),拆解步骤,设定时间,追踪自己的高回报活动和时间投入,把目标落地到月计划、周计划和日计划。
家人打趣我说,你每天都拿着个黑色的笔记本写啊写啊,特别认真,到底有什么秘密啊?
我欣喜地说,这是一本真正的“成功手册”,经由这套强大的系统,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我都确信成功是在自己的掌控之中的。
感悟二
不仅要关注未来去向何方,
而且要审视阻碍我的态度和行为。
这个触动,是从第一课的“生产力评估表”开始的。
我是一个积极乐观、始终向前看的人,不停在做加法,EPP的若干自我评估表格给我提供了一面镜子,看到那些阻碍自己前行的态度和行为。第一版的评估表里,我有14个项目打了“-”号(这个数据在课程结束时减少到了3个),一些日常被我忽略的坏习惯浮出水面,原来我是这样挥霍自己的时间,原来我是如此容易被干扰,原来我并没有把我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我的高回报活动中,原来我习惯去做顺手的而不是正确的事...
这个发现激发了我的行动力,我重新规划了自己的时间图像,明确了高回报活动,卸载了干扰我的手机APP,甚至还留出了一段不插电时光,我享受到了久违的专注的心流和快乐。而在这样的停顿中,我也重启了自己的阶段性复盘和深度思考。我对自己的自我形象也越来越清晰:成为一名优秀的领导力培训师,兼具专业权威和亲和赋能。
感悟三
对齐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
为我赢了更多的机会。
我是一名自由培训师,为了更好体验EPP的全部设置,这次我选择了合作平台的项目经理作为三角沟通中的主管一角。这是我们的第一次项目合作,我们的风格也是有很大的差异(我天性乐观,大大咧咧;他事无巨细,审慎细节)。借由这次的沟通与回顾,我惊喜地发现,我们对于彼此的差异有了更多的理解和欣赏。在这个过程中,他也看到了我的专业和成长,对于后续平台重点的领导力项目,也把我列为首选合作伙伴。我一直坚信,最好的关系是双赢,也再次感慨EPP在双赢协议设置上的巧妙之处。
因为我自己身处培训行业,深深感受到经济形势的变化,让企业对人才发展项目的投入愈发谨慎,企业要的不是门面,而是实实在在的效果,要的是解决问题,发展人才。EPP始终围绕学员和主管的双赢协议,进行为期两个月的持续反馈和辅导,真正见证了“人”的自我觉察和改变。LMI的理念在组织和个人的关系上找到了互相成就的共赢点“帮助组织达成可衡量的结果,促进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的实现”。这一点,让我很钦佩。
每周一次的线下辅导,是不断把学员从繁忙的日常惯性中拉回核心目标的关键动作。教练承担着多个角色:
是启发者,通过提问和反馈,让学员看到自己的盲区;
是拉拉队,为学员的自我觉察和改变鼓掌加油;
是促动者,激发学员之间的分享和看见;
是督促者,温柔而坚定的提醒“间隔重复”温故知新。
而这些都是EPP系统的一部分,推动学以致用,让改变真正发生。
每一段学习旅程都会有阶段性的句号,EPP这套体系还是有很多我需要回味和践行的地方,毕业是一个开始,希望接下来的三个月持续巩固。
播下使命之种,扎下目标之根,
日日辛勤灌溉,花果自然可得。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