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nderful

Share

最佳精彩分享

最佳精彩分享

最佳精彩分享

首页 / 精彩分享 / 最佳精彩分享

EPP学员感悟 | 拨得云开见月明

2025-02-05 16:18:04 来源:网络 编辑:不详 浏览人数:197次


李慧

研发总监

长沙蜜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得益于老板慷慨,有幸于数月前参加了EPP课程的学习,颇有感悟。 

开课环节,老师带领大家明确成功的定义——成功是逐步的、实现预先设定的、有价值的、个人的目标。嗯,听起来挺有道理。

而后翻开课本,一句话映入眼帘:“多数人对自己的人生放任自流,之后又不得不承担其后果。而卓越的自我领导者先决定他们希望过怎样的人生,之后通过计划和行动达成他们所期望的结果。” 

突然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是什么样的人,才能用这么通俗的语言总结出这么深刻的哲理。于是,擦亮眼睛,全心拥抱——如果用怀疑和审视的眼光,再美好的事物我们也无法发现她的美。



用目标和计划

打造全方位人生


相信身在职场的你已经掌握了诸多目标设定和做计划的方法。作为一名IT行业从业者,产品路线图、迭代计划、OKR等等我也耳熟能详,并且应用于团队实践。即便这样,你会用到这些方法来规划自己的人生吗? 

“多数人对自己的人生放任自流”,人性使然,没有规划、没有压力的日子自然过的更慵懒自在。试着问自己几个问题,你会用计划来度过自己的每个周末吗?你会用清晰的目标来迎接每一个新年的到来吗?你打算什么时候退休?

学完课程后,我采访过身边的一些朋友,当然也包括我自己,很不幸,我们都属于那些“多数人”。例如我自己,每个周末最想做的就是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做,睡到自然醒。可睡醒后呢?孩子嗷嗷待哺,挥舞着小手要出去玩,老婆大人还在躺平,当一切搞定出门的时候,太阳都往西边走了,路上到处堵,找不到停车位……美好的周末就在鸡飞狗跳、全家人都郁郁不欢的气氛中消逝了。 

幸运的是,EPP课程中的生命轮给了我一个全新的视野:职场需要规划,家庭同样也需要经营和规划。人生六大领域,工作不是全部。拿着课程配套的成功手册,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短期人生规划,并且每天使用日卡进行计划和复盘,首先要达成的目标便是通过计划让每个周末都变得轻松愉快,享受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光。



找到你想成为的

那个人


我的职业大家戏称码农,现在的岗位是码农管理者。我在自己的简历上注明:有强迫症,对代码有洁癖,完美主义者。

在以前,我认为这是一种对自己的褒奖,甚至有点小骄傲。试想,当你带领一个团队去建造一座高楼大厦,一切细节都按照你的设想精密进行,每个齿轮紧密咬合,高楼大厦拔地而起,这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大家对你的那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所以在EPP开课环节,当老师要求大家画一个自画像时,我不假思索就给自己描绘为“画手”——追求完美,在空白的画布上奋笔疾书,一个完美的组织,一个完美的产品在自己的手下就此诞生。 

一切的转变发生在第二课,《通过达成目标提升生产力》。课程有几个鲜明的观点:

1. 需要尽力将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结合在一起;

2. 将目标具象化,具象化增加渴望,渴望是支撑我们达成具有挑战的目标的核心力量来源。

这促使我重新开始思考,老板雇佣我是因为我可以为他建设一个完美的团队、打造完美的产品么?我的真正人生目标是根据他人的想法设计一个又一个的软件系统么? 

“对企业而言,生产力是如何获取更多的利润”,这是第一课《生产力的本质》给出的定义。多么简单的道理啊,然而我们往往因为自己手头的那点技能,因为看起来还不错的工作收入,因为每天各种各样的会议、计划、考核而忘记了这个简单的道理。常识往往被淹没在了复杂性中。 

是的,作为管理者,我们要做的是节约成本,寻找商业机会,带领团队为组织创造更多利润。追求完美的工程师思维是作为管理者需要摒弃的。“关注结果,而非完美的过程”

至此,我才明白,“画手”这个自我形象不是我真正想要的。“一个高龄码农和他的猫在电脑前颤颤巍巍画着过时的软件架构图”——这样的具象化目标非但没有渴望,甚至让我恐惧。你看看,其他同学画的“大别墅”多诱人。带领团队,寻找机会,为组织创造更多价值和利润,进而获得自己财富上的跃升,我想成为的是一个“坚定的领导者”。我终归还是个庸俗的人。



通过完成高回报事项

来提高生产力


不知道你是否曾有这种感觉,工作从早到晚也忙不完,休息之余,工作却也无法从脑海中排空,总惦记哪些事情需要去安排协调,哪些事情还有一些细节没想明白从而耽误整个团队的进度。

以前,我会按照“紧急-重要”这样的方式来区分事情的轻重缓急,个人状态却正好如上所述。

这正好也应了大佬雷军的话:“不要用你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战略上的懒惰”。对我们来说,什么才能算是“战略”呢?课程里介绍了“高回报事 项”这个概念,通俗点来说,就是做什么才对得起自己的工资。我们拿着管理岗位的薪资,去做一线系统设计的事,去做一些常规例行事项,关心一些细枝末节,这就是“战术勤奋、战略缺失”。 

当我们明确了自己想要成为怎样的人,结合了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什么是高回报活动也就很好回答了。

于我个人来说,寻找机会,将产品推向市场,验证、改进、并获得利润才是我的高回报活动,每天预留固定的时间片段用于高回报活动,将与之相反的低回报活动授权出去,或者延后执行,这正是我目前尝试做出改变的地方。



写在最后


此时距我离开北京回到家乡省会城市已经7年有余。宝贵的7年,虽然也很忙,也很努力,有过成功,也有挫败,但从EPP给出的观点来看,这还是对自己人生的放任自流,因为我并没有去决定自己想要过怎样的人生,也没有清晰的行动计划。 

人生能有多少个7年?还好为时未晚。

今年老大开始上初中,老二开始咿呀学语,当拿到老师颁发的EPP结业证书,那一刻的感觉真是拨得云开见月明,一切都是欣欣向荣的。

正如课程中老师告诉我们学习的几个境界,学到、悟道、用到、得到,现在感觉有所悟,接下来就是践行之,改变自己的行为态度,得到真理,向更美好的生活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