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巍
观山科技 创始人
在EPP学习总结中,我用了一张罗盘的图片代表了EPP在我心目中的形象。司南(Leader)能指引方向,但如果没有罗盘(有效生产力管理工具),司南可能转不起来,也无法精确解读结果,不能发挥正常功效。EPP就是这个罗盘。
在EPP课程之前,我零星的听过其中的很多理念,并且也照做了许多,比如每日写工作计划,经常回顾目标,不开无用的会议,会谈中不接电话,定时处理邮件,甚至通过Time Sheet了解自己的时间分配等等。但这些理念一直都处于破碎和割裂的状态,所以我在实际应用时,时而做,时而不做。
我的收获
01建立体系化的管理思维
在系统学习完这个课程之后,我的第一个收获就是体系化的管理思维。
这个课程基本上把我原来了解的一些理念串到了一起:管理好目标和优先序,然后在发展人的思维指引下,用有效的沟通和授权,激励团队产生更大的生产力。这使我在分析当前问题时,能更有效的思考并找到更加正确的答案。
比如,当我看到产品需求储备不足这件事的时候,原来的思维可能是,这个人的时间用在哪里了,或者这个人是不是不够合适担当产品需求经理这个位置。而现在,首先要问的是目标是否正确合理,我是否做好了沟通和授权,使产品需求经理了解这个目标,他是否被这个目标所激励,以及用什么方式合作才能让他更有积极性。
02关注他人发展
这其实也是我的第二个收获,就是开始关注人,关注他人的发展。
我的产品经理性格比较冷、内向,喜欢质疑,但当我坐下来开始和她谈目标、GPS和澄澈思考时,我能明显感到她的松动和靠近。等我拿到她的GPS表格时,我是非常震惊的,她在从公司层面考虑问题——其中的许多内容,都是我在战略上需要做的事情。目标能激励人,授权能激励人,这两点大大超出了我以前的经验!
因为要聚焦目标,要通过授权发展人,所以原本认知中的“完美主义”,从一个褒义词变成了贬义词。我开始在每一次跟踪结果和自己做材料时,告诫自己做事时不要落入完美主义的圈套。但在团队完成一个目标后,反而要以“完美”的级别进行庆祝,给予肯定,肯定目标的达成,肯定人的发展!
03关注自我需求
我的第三个收获也是关于人,是关注我自己的需求。
在我的认知里,工作是要成就自己,家庭也是成就的一部分,而健康和自己的心智状态则是两者的基础。
我利用EPP课程中学习到的理念,即“为重要的事项事先安排时间”,为自己安排了减重相关诊疗和锻炼的时间,为自己和家人安排更多时间。我在做这些事情时不再像以前一样感到焦虑和担心(担心浪费时间),并且在课程期间,我的体重终于打破了两个月的平台期,而和家人的更多相处,也为我带来了更多能量和勇气去面对未来挑战。
写在最后
七周时间过的很快,感谢胡教练和LMI的徐老师,我很高兴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能够学到这些理念,并开始尝试应用这些理念。期待在接下来的两三个月里将EPP体系真正变成我自己的工作习惯。
PS:在写完这个学习收获时,我发现每一节课后的学员反馈表很好用。我看了一遍之前写的反馈表,总结了每节课我对理念的收获,然后很快就整理出了这些内容。我应该经常回顾这些反馈表,对自己的行为做定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