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利公司由威利斯·开利于1915创立,目前全球拥有52,000多名员工,为六大洲170个国家/地区的客户提供服务。开利公司分为三个部分运作:暖通空调(HVAC),制冷(Refrigeration)和消防与安全(Fire & Security)。
发利达公司是美国开利集团(Carrier)旗下的全资子公司。作为消防技术领域的全球领导者之一,发利达公司注重人才发展,在LMI顾问&教练冯锋女士的支持和陪伴下,公司内部有20%的员工已参加过LMI课程,从总经理到内部高管,EPP、EPL、EML再到ESL,造就全方位人生。
总经理陶素香女士表达,LMI帮助企业实现员工个人和公司的长期目标,成为发利达公司在中国培养领导者的首选资源。
“挑战・突破・超越”第二十届LMI中国领导力峰会广州会场,开利发利达电子有限公司 总经理,陶素香女士在现场进行了《大道不孤,众行致远》主题演讲分享。
以下为陶素香女士演讲全文,与您分享。
大家好,我是开利发利达的总经理 陶素香。
今天我的分享更关注的是企业和LMI的渊源。作为一个企业,我们如何能够帮助LMI实现它的使命,如何能够帮助LMI达成它的愿景,我相信在这两个方面发利达是做到了。
我们是谁
首先介绍一下我的公司,我们是美国开利集团的一个项目企业,美国开利是做暖风空调的,同时会有一部分冷冻业务。那我们公司负责的是消防、安防这个行业。
所以整个开利它的一年销售业绩是200亿美金,我们公司每年的销售额是两亿美金。开利在全球一百多个国家里有52000名员工,那我的公司目前是有1500名员工。
人才发展
一个一流的企业有一流的人才,一流的人才又会造就一流的企业。企业和人才之间是相辅相成的,那么开利它是一个百年老店,能够做得那么好的一个业绩,肯定离不开了我们的企业文化。开利的企业文化和这次峰会的主题是蛮切实的,勇于突破,同时我们要协力制胜,追求业绩,追求结果。
作为外资企业,我们永远都是追求一个Smart的目标,所谓的Smart的目标,其中一个非常关键的点就是可衡量。LMI的使命就是帮助客户达成可衡量的目标,这一点和我是非常Match的,也配合我们外资企业的风格。企业文化会带来态度和行为的改变,它不是一个单一的行为,因为我们企业有这个文化的培养和驱动,那么员工的态度自然而然地也会变成这种文化驱使下的态度,也会产生一个卓越的成绩。开利全球一共有50个工厂,在过往的十几年中,我们公司每四年都会拿到总裁奖,也就是说25%的奖是被我公司拿到的。所以这是我们的一个行为的结果。
所有的行为结果都是人做出来的。那么我们企业的人才培养是怎么产生的呢?
Learn From Training
我们会做很多的培训,企业的年销售额我一年是两亿美金,大概是15亿人民币,那么我们的培训费一年下来差不多约150万人民币。
因为发利达是一家制造企业,我有1000名生产员工,将近300名是一线的支持技术员等,另外200名才是管理者,也就是所谓的月薪职员。我会花很多钱在这200名的月薪职员上面去管理,因为我很相信,我们要追求卓越的运营结果,不是说我说到就能做出来的,也不能单靠我个人的能力。
我作为公司的总经理,我抓的是我的部门经理,也就是我每一个职能部门的管理者,我抓他们的绩效,而他们又给下面的一线经理要绩效,一层一层往下,所以我们抓重要的那一层面,就是我们所有的20%的力量。 如果按照二八原则,公司的20%员工已经完全参加了EPP了。
同时在我们企业里面我们有Sponsor Educate,我们叫ESP。所谓的ESP就是说企业里面的员工,如果接受继续教育,无论是专科、本科还是MBA,我们企业是全额赞助,所以有很多的员工会在企业里面上大学。当然你会问,那他上了大学之后跑了怎么办呢?对呀,会有很多人跑,特别是在中国前几年有很多机会的情况下。不过对于我们来说没关系,我们企业在这方面特别大方,反正你不给我们企业做生意做贡献,你也会给其他的企业和社会做贡献,所以我们不会给员工签任何的培训协议。
Learn From Others
向你的同伴学习。在这一点我们有一个硬性的原则,就是Lead By Sample,以身作则。所以我们的部门经理、总经理,甚至公司高层,以及Setting Manager,我们都会给到他们很清晰的指标,要以身作则,不能带把我员工给带坏了。当然我们也有Coaching和Mentor Program在里面,所以包括我本人,我们都是我们企业的教练。
Learn From Doing
行为学习法,学了就要做,就要去练。
所以我们的终极目标是Build The Best Team。刚才我也提到,一流的企业需要一流的人才,一流的人才造就一流的企业,都是相辅相成的一个过程,所以一个良好的优质团队一定会产生优质的结果。
这里有一些照片以及我们Training的一些数据。大家可以看到在公司里面,我有60位经理,其中有70%是内部培养的。从Training Hour来看,我们每年每个人是60小时,如果按一天6小时来算就是10天,这是我们的培训数据。
与LMI的渊源
刚才提到说我们已经有20%的员工参与过EPP课程。现在公司里面有48位同事参加了EPP的课程,同时我们第四期EPP内训班在11月份开班,又会有10名员工参与。
因为大家都参加过EPP的课程,所以我们建立了一个EPP的大群,大家经常在里面打卡分享。在平常开会的时候,我们也会用EPP的语言来沟通,例如我们会问你的时间资源管理怎么样呀?会问你是更辛苦的工作还是更智慧的工作,会问你有没有注重高回报活动等等。所以在整个公司里面, EPP的文化和这个EPP的语言是用的特别多,大家都形成了一种常用语言。
有8位同事参加了EPL,这8位同事非常注重于个人内心的挖掘,他们总会感觉自己有一些制约,身上好像有一个枷锁,但是又看不见,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所以就想自我探索一下。后来我参加他们的结业分享的时候,其实蛮让我感动的,每个人都得到了很高的成长,突破了自我的约束和枷锁,脱离了原生家庭的一些影响和束缚。因为我们要想突破,越要学习,首先你要意识到,意识到了之后我们才能够改变。当然这个改变不是一时半会就会产生的,它是有一个过程的。
有10位同事参加了EML课程,也就是我们的高层管理团队效能激发这个模块。我所有的部门经理都参加了,我也参加了,因为现在是一个团队协作的年代,不是说要靠个人英雄主义就能完成很多事情的,所以我们的部门经理他们要有效地激发团队的效能。EML是一个非常非常好的帮手,特别的有效和实际。
最后就是ESL,是我参加的。因为发利达是外企,外企不像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基本上可以自己搭建框架出来。而我很多时候能够搭建的框架并不多,但是并不代表我不能做些什么东西。
在ESL学习的过程中,我反思学习了很多,也知道我如何能够让这个企业走得更稳健。因为大家也知道目前环境不是特别好,很多企业都外迁,那么如何能够保住一个企业,是每一个工厂总经理的职责。也许有些外资企业会说,无所谓,搬就搬了,我员工还能赔一笔钱。对,这是一个比较非常短期的一个做法,但是从长远角度来说,这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因为我们的员工就失业了,那我们的国家就没税收,出口就没有创汇了等等。所以我永远记得冯教练(LMI顾问&教练)说的一句话,商业是最大的慈善。一个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兴旺,甚至让一个家庭过上好的生活,必须有稳定的经济来源。
那么在我们的企业来说,我最大的职责就是要保住企业不要外迁,能够在中国稳健地运行下去。那么我的员工就有事情做有工资,每天都能开开心心的回家,就是我的企业责任。
全方位人生
在EPP的开篇都会说,每个人都要追求一个卓越的人生。我们永远都会追求今天比昨天好,追求我们的孩子比我们好。每个人都会有追求卓越的潜质和欲望,企业也是一样,但是很多时候都是不平衡的,我们可能追求了一方,会失去了另外一方。
那么LMI教会我们如何过一个相对平衡的人生。在第一次做EPP双赢目标的时候,冯教练跟员工们说要设置个人目标,例如理财目标、健康目标、孩子教育目标等。当我看到我的下属在设置这些目标的时候,我很开心,我没有阻拦,因为企业从来不会让你设置个人目标,企业永远都会让你设置财务目标、业绩目标,谁会Care你的个人目标呢?可是LMI会Care,这加深了我对LMI的信赖感,那个时候我觉得我选对了。所以从个人角度来说,我们要过一个全方位的人生,过一个平衡的人生。对于企业来说,我们要做企业公民,讲究企业道德和责任,同时我们能够维持一个健康的企业体系,在赚钱的同时能尽到企业的责任。所以在这里,我把LMI的全方位人生套到我的企业里面去了,而我的企业也是这么做的。
携手共赢
这不是一个终点,它是一个起点,同时也是一个路程,我们在路上。
LMI的使命是帮助客户达成可衡量的指标,促进组织和个人目标的实现。我觉得这一点发利达和LMI都做到了,我们起到了一个双赢的目的。同时LMI的愿景是成为组织在中国培养领导者的首选资源,我觉得在发利达也做到了,谢谢。